搜索
查看: 1945|回復: 27

[抒情诗] 深陷时光里的背影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6-4-7 10:55:21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◎深陷时光里的背影

那人把自己別在涌浪顶
不见地平线的河床……是路太自负
或桥太多心



白世纪2015/4/27于台湾桃园临屏


那人把自己別在涌浪顶


不见地平线的河床……


是路太自负


或桥太多心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註冊

×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19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先说第一行「那人把自己别在涌浪顶」
1,        那人,即背影之人。“把自己“(主动式)而非”被时光(或被生活被命运被某事物)“(被动式)别在浪顶,是因为诗虽写深陷时光里,但作者我无意消极悲观,我希望作品仍保有一种正能量,表达出背影虽孤独但不是落寞自弃的,而是迎风逐梦勇往精神的人。
2,        别字是指用别针或大头针等固定插着、卡住物品。如:别上一朵胸花、把纪念章别在胸前、把门拴别上、上衣口袋别着一只钢笔。此处是想象人影被事物固定在浪顶,随着波浪移动前进,浪迹天涯。
3,        为什么作者我是用浪顶而非浪尖或浪谷?浪尖(风口)带有危险、局面动荡不安,就此作来说并无此意,此外涌浪外形比风浪圆滑规则。浪谷通常用于形容生活低潮困窘时期。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0:44 | 顯示全部樓層
再来说第二三行「不见地平线的河床……是路太自负
或桥太多心」
1,不见有两种意思,一是看不到,二是遗失。看不到地平线意思明白而直接,遗失地平线意味较丰富耐嚼含蓄。这是我不用“看不见地平线”而用“不见地平线”的理由
2,标点符号之删节号用于节略原文、语句未完、意思未尽,或表示语句断断续续等。我在第二行中插入一个删节号的用意,是因为“不见地平线的河床是路太自负”语意不顺,主要在“河床是路“不好理解,所以我利用删节号隐藏部分省略去的句意,增加留白想象空间,又可让河床到路之间的意识流动转折有个缓冲,避免突兀。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1:20 | 顯示全部樓層
由题判断,这河指的是光阴之河,时间的洪流。时光易流逝,一去不复返,我们就像河中的漂流物。时光没有终点(有终点的是我们的生命),未来不可知,就像一条望不见远方,没有端点的无限河床。
而河床是时光冲积出来的地方,路则是人走出来的地方。河床之于时光流,犹如路之于人。所以我在中间用删节号来代表场景交接画面过渡,由时光之河联想切换到人生道路。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映射,因为我们书写的核心在人,是那背影,而非时光,所以必须回归主旨。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1:53 | 顯示全部樓層
「是路太自负/或桥太多心」

路是人走出来的,蔓草上开始有了践踏过的痕迹,然后慢慢地有许多人重复着同样足迹,久而久之,这不长青草的小径是一条路了。鲁迅说的没错:「其实路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变成了路。」人生在世,许多事情是无奈的,但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未来的路,未来的路却掌握在自己手里。有些人用跑的,不管沿途所遇到的人事物,只希望快点跑到终点;有些人沿途观赏风景 ,把所经过的一切记在脑海里,让年老的时候有一些值得纪念的回忆 ;有些人想要在这条路上留下什么,让后人借鉴参考 ;有些人不想要走别人走过的路,希望自己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,觉得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走的路,但重要的不是你今天踏上了哪一条路,而是你今后怎样走这条路。在自己选的路上,我们要抬头挺胸、要步法昂扬!路永远引导着我们向前,承载着我们跨出的每一步,无论是轻快或沉重的步伐。

然而,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,身陷时光里的背影,面对广阔无边的天地与未知的将来,不禁在想是不是我们太自信自负了,不够谦虚低调?或者太多虑太多心了,不够潇洒从容?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4:20 | 顯示全部樓層
可见地平线(apparent horizon;visual horizon)是術语
地平线的地字,是指地球哈,不是陸地。所以在海上看到的地平线(有人称海平线)几乎都是真地平线

地平线和视平线以及海平线、天际线都是一个意思,因为都是放大到无穷大后误差忽略不记了。
海平面(Sea level)是海的平均高度。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、波浪、海涌或其他扰动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,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。
Purple Line指的就是黄昏是那条海平线。因为黄昏是的晚霞是红色的,海水是蓝色的,所以海平面交汇处的海平线就是一条紫色的Purple Line。
前面说过了,地平线的地字是指地球,因此,在月球上则称为“月平线”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6:28 | 顯示全部樓層
地平线离你究竟有多远?

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,我们脚下的大地并不是平的,因此你并不能真正地看到无穷远。远方的大地最终会向下弯曲,落到你的视平线之下。假设你的眼睛离地面有 1.6 米,你能看到多远呢?如果我们把地球抽象成一个半径为 6371 千米的巨大球体,我们就能借助几何知识大致算出你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。

上图就是地平线问题的一个示意图。其中,O 是地球的中心,圆 O 的半径 r = 6 371 000 米。人站在地球表面的 A 点,人眼的位置记作 B ,并且 AB = 1.6 米。C 点则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。由于 BC 与地球表面相切,因此 BC 与 OC 垂直,换句话说三角形 O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。已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 OC = 6 371 000 ,而斜边长为 OB = 6 371 000 + 1.6 = 6 371 001.6。利用勾股定理,我们就能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:

当然,准确地说,人与地平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弧 AC 的长度,但由于和地球的半径相比,人的高度太小太小,因此线段 BC 和弧 AC 的长度几乎没什么差别,BC 的长度就可以视为人与地平线之间的距离。也就是说,一个成年人站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,远方的地平线离他不到 5 千米!


PS.假如一个人站在高度為100公尺的山丘或高塔上,则與地平线相距就达到36公里远
  假如一个人站在高度為300公尺的山丘或高塔上,则與地平线相距就达到63公里远

點評

数学课  發表於 2016-5-23 12:56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29:08 | 顯示全部樓層
台湾海峡最窄处是中国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新竹市新竹商港之间,直线距离130公里;最宽处是台湾屏东县的猫鼻头到中国福建东山岛的澳角,直线距离410公里。

台湾最高山玉山3952米,从玉山顶上视线能看见的最远点经计算应该是226公里,根据谷歌地图测距显示玉山离大陆最近的福建省平潭县距离223公里,这也就是说理论上是可以看见大陆的。不过考虑到视线最远的点已经于地球相切了而不是垂直观看,再加上空气中的灰尘雾霾什么的,其实是不可能看见的。

點評

地理课  發表於 2016-5-23 12:56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4-7 11:30:58 | 顯示全部樓層
2010年1月4日之前,台北101大楼还是全世界最高大楼,到了2014年,各地高楼相继落成,台北101的高度已跌到世界第5名,以下是美国娱乐网站《The Richest》整理出的全球目前前15座最高的摩天大楼。如果一个人站在杜拜哈里发塔顶,他可以看到104公里远的地平线。

▼15.上海,金茂大楼。高度:420.5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4.芝加哥,川普国际酒店大厦。高度:423.3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3.广州,广州西塔(国际金融中心)。高度:439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2.深圳,京基100。高度:442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1.芝加哥,威利斯大厦。高度:442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0.南京,紫峰大厦。高度:451公尺。(图/翻摄自《The Richest》)



▼8、9.吉隆坡,双子星大楼。高度:452公尺。(图/截自Youtube)



▼7.香港,环球贸易广场(下图右)。高度:484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6.上海,上海环球金融中心。高度:492公尺。(图/翻摄自《The Richest》)



▼5.台北,台北101大楼。高度:509公尺。(图/记者陈睿中摄)



▼4.纽约,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(自由塔)。高度541.3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3.沙特阿拉伯,麦加皇家钟塔饭店。高度:601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2.上海,上海中心大厦。高度:632公尺。(图/取自维基百科)



▼1.杜拜,哈里发塔。高度:828公尺。(图/取自BURJ AL KHALIFAH粉丝专页)


點評

物理课~~~计算不好成不了埃菲尔斜塔(*^__^*)  發表於 2016-5-23 12:58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6-4-7 11:43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资料很丰富
微詩中國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總策劃: 白世紀|Archiver|手機版|微詩中國論壇  

GMT+8, 2024-9-20 10:51 , Processed in 0.046163 second(s), 24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Designed by ARTERY.cn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